单县职业中专有哪些专业(单县职业中专转大专有哪些专业)
来源:中国职校招生网 时间:2022-07-25 19:42:2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程建华
12月29日,菏泽市召开“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市教育局总督学蒋银忠就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职业教育方面的探索进行了解答。

为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菏泽市抢抓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契机,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做到以企业需求为牵引,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产教学研服务平台,构建了责任共担、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产教融合新格局。成立了菏泽市产教融合联盟,设立了11个市级专业合作职教集团,吸纳了190余家企业及40余所职业院校参加。9月27日,第八届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高层对话会在菏泽市举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有关工作,12月15日,全市校企合作工作座谈会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磊主持会议,市委书记张新文出席并讲话。
融合地方特色的育人模式。地方特色的传承一定程度上依靠现代学徒制的推广,这正是职业教育的优势所在,部分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能够注重挖掘城市名片,着力培育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技术技能人才。以单县职业中专为例,与单县三义春餐饮有限公司确立了以校企合作共建为基础,以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点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的专业建设思路,成功申办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经过2年的努力,中餐烹饪专业(单县羊肉汤方向)在人才培养模式、重点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作中,提出了工学交替的“三阶段、三一体、三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有力的验证,得到了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验收工作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产教融合基地的共建模式。职业院校与企业为促进工学结合、满足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实习实训能力,能够本着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原则,建设了一批配套设施齐全、教学实训并重和灵活开发共享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推动建成菏泽市危化品案例生产技术培训鉴定基地、东明县案例文化教育体验馆、东明县农业生产和食品案例检测中心的“一地一馆一中心”,涵盖一、二、三产业,融合政府部门、化工行业、食品行业、东明石化集团和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四方资源,打造成集体验、培训、鉴定、检测于一体的“安”字头教育服务发展平台。
专业匹配产业的共享模式。部分职业院校能够根据产业规划,引导学校优化专业设置,加强新兴专业建设。注重开设与地方企业需要相适应的专业,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相互促进。以菏泽技师学院为例,与市开发区、高新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精进电动科技(菏泽)有限公司、大唐5G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在市开发区精进科技急需技术工人时,技师学院仅用一天时间以工学交替方式为精进科技派送了97名学生,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荒”、“就业难”等问题,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精进科技总公司专门印发了感谢信。
由“低端”到“高端”的转型模式。坚持“引企入校,引企入教”,促进职业院校和知名企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摆脱单纯的普通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搭建高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以菏泽信息工程学校为例,2020年与山东众元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空中乘务”班,与扬帆(菏泽牡丹机场)航空培训中心合作成立了“机场场务”班,切实服务于菏泽“大交通”建设的需要。以菏泽职业学院为例,和东明石化集团以菏泽市高端化工研究院为平台,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高端化工研究院2020年为学院和东明石化累计引进高层次、双师型共享人才34人,既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又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