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土木工程本科招生学校
来源:中国职校招生网 时间:2022-07-25 15:09:55
2022年高考人数又要创记录了,随着高考人数的增加高校的建设也是日益增速,今年就有9所院校首次招生,因为是第一年招生往往新学校知名度不高容易被很多人忽略,也没有往年录取线作参考很多高分考生不敢报怕耽误分数,再有就是招生规模相应的会扩大相应的录取分数就会下降,所以成为这届考生捡漏的机会。
这几所高校分别是:
1、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
2、康复大学
3、广州交通大学
4、深圳海洋大学
5、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
6、重庆中医药学院
7、中法航空大学
8、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分校区
9、西湖大学
这九所高校有公办也有民办和中外合办的,接下来我具体地介绍这9所高校的情况以供考生和家长选择。

一、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公办)是2018年11月1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协议书,合作共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位于光明区新湖街道新羌社区及圳美社区交界处,邻近地铁中山大学站和科学城东站,占地面积810亩,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
学校将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科教融合与协同创新优势,在生命健康、智能工程、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设立学科专业,形成理、工、医等多个门类的人才培养体系,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同时开展本科教育,并面向企业高端人才开展科技创新创业非学历教育培训。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将设置生命健康、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工程生物学等六大学院和生物医学工程、脑科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生物医药、合成生物学、先进电子封装材料等六大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形成涵盖理、工、医、管等门类的学科体系。学校将最终实现约8000至10000人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面向海内外引进高水平、国际化的教师队伍,计划设置不少于300个教授系列岗位,首批面向全球引进约100名高端人才,包括学院院长、系主任以及讲席教授、正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学校将采取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方式,并将为人才提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及一流的科教条件。目前全职教职人员均具备博士学历,其中60%具有海外经历。其中包括中国和发达国家院士6人、国家杰青10人、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依托深圳先进院获批国家、省市级人才计划总计1200人次,并“整团队成建制”地引进了32支创新团队,其中包括2个诺奖实验室。
理科考生想去深圳上学发展的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二、康复大学(公办)是2019年6月11日,教育部正式批复支持筹建康复大学,由山东省主办,驻地于青岛市,是中国残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共同建设。

康复大学是我国乃至世界第一所以康复命名的大学,坚持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构建以康复科学为核心,以医学、理学、工学为主体,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健康学科专业体系。康复大学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体,规划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一万人左右,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规模5000人左右。致力于培养信念坚定、品德高尚、关爱生命、业务精湛、造福社会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类康复人才。

我国现有的康复专业都是专科学院,康复大学是唯一一家本科院校,现在社会对康复人员需求比较大、就业形势比较乐观,如果有想考护理类的考生也可以关注一下,相比来说康复人员比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来说都要好一些。

三、广州交通大学(公办)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筹建,由广州航海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合力建校,未来要打造成专业覆盖海陆空轨覆盖所有交通领域的高校。
学校落座于广州市,以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行业急需专业为重点发展方向,优先发展轨道交通、海上交通、公路交通相关专业,逐步拓展航空交通服务相关专业;搭建粤港澳大湾区虚拟交通系统、轨道交通装备研究中心、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工程中心、海洋严酷环境材料蚀损过程控制与防护重点实验室等19个科研平台,实现科研平台与学科联动发展。

学科专业群一览表
序号 | 学科专业群 | 需求学科、专业领域 |
1 | 交通运输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载运工具应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方向 |
2 | 交通装备 | 船舶与海洋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方向 |
3 | 交通管理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等方向 |
4 | 支撑学科 | 数学、物理学、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学等方向 |
5 | 其它学科 | 体育学、艺术学等方向 |
科研平台一览表
序号 | 科研平台 | 需求学科、专业领域 |
1 | 粤港澳大湾区虚拟交通系统 | 交通运输、交通管理、软件工程等方向 |
2 | 轨道交通装备研究中心 | 车辆工程(轨道交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方向 |
3 | 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工程中心 | 通信与电子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向 |
4 | 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智慧交通研发平台 |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方向 |
5 | 船海工程智能装备工程中心 | 船舶与海洋工程、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方向 |
6 | 物联感知技术研发中心 | 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向 |
7 | 交通运输3S研发中心 | 交通运输、交通管理等方向 |
8 | 智能车辆工程研究中心 | 车辆工程(轨道交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方向 |
9 | 智能航海工程技术中心 | 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通信工程、海事管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向 |
10 | 载运工具无人技术平台 | 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方向 |
11 | 海洋严酷环境材料蚀损过程控制与防护重点实验室 | 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地下工程、港口海岸工程等方向 |
12 | 新能源动力应用及节能减排技术工程中心 | 新能源、船舶与海洋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方向 |
13 | 综合交通安全运行与智慧管理研发中心 | 交通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等方向 |
14 | 特殊自然条件下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及装备中心 | 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隧道工程、海洋工程、市政工程等方向 |
15 | 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技术研究中心 | 车辆工程(轨道交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方向 |
16 | 交通运输经济、法律与金融研究中心 | 交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法学等方向 |
17 | 航空港运行与管理研发平台 | 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产业经济学等方向 |
18 | 广州轨道交通系统装备安全与智能技术 | 车辆工程(轨道交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方向 |
19 | 一体化交通运输系统基础研究平台 | 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方向 |
可见学校要以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形式进行教学,如果想上交通类高校的考生,而且像北京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没有把握考上的考生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以上是我对今年首次招生的前三所学校的具体分析之后会陆续将其它6所高校详细介绍给大家,有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我并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