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校招生网,职校招生与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中国职校招生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中国职校招生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信息

桃源一中官网(桃源一中学生死亡案)

来源:中国职校招生网   时间:2022-07-28 19:24:39

县中振兴密码

——来自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湖南教育新闻网 记者 阳锡叶 报道

在湖南,有这样一所县普通高中,它位于较为偏僻的湘西北农业大县,早些年优质生源流失同样严重,但是,在激烈的生源和师资大战中,该校始终实力强劲,办学成绩斐然,是响当当的三湘名校。

该校高考升学率长年位居湖南省前列,2021年一本升学率达92%。近10年, 该校学科竞赛有37人获湖南赛区全国一等奖,独占全省农村高中鳌头,比肩省城“四大名校”;全校考入清华北大73人,考入重点本科院校8500余人。

人们纷至沓来,近三年,来校参观学习者达数百批次,有的学校反复“取经”,有的学校数百老师举校前来,有的学校跟班学习时间长达一年。人们都十分好奇:这所县中到底有什么成功的秘诀?能带给人们什么样的启示?

这所学校就是桃源县第一中学

启示一:县域高中振兴需要县委县政府“真”重视,不仅要重视投入,更要重视人才、尊重办学规律,培养好校长和领导班子

桃源一中由一代民主革命先驱宋教仁倡导创办于1907年。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县域高中辉煌之后,本世纪初,桃源一中和很多县域高中一样,也开始面临着优质生源、骨干教师大量外流的状况。

桃源一中不少老师还记得很清楚,有一年,全县中考前50名基本走光,该校物理骨干教师一次性被挖走6个。实际上,直到现在,该校每年还流失不少优秀教师,“这些年来流失的教师,再办一个桃一绰绰有余”。

2005年,是桃源一中发展史上的一道坎。当年,该校清华北大升学人数“剃了个光头”,这是学校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校内外意见很大,领导不满意,群众议论纷纷,学校发展跌入低谷。

在这种背景下,2006年,燕立国走马上任。面对学校发展困境,他大胆提出了“四名目标”“三特教育”,计划用三年时间带领学校驶入高速公路,再用三到五年时间争创全市第一、全省一流。

这在当时“像喊口号”,因为学校面对的困难实在太多:学校债务缠身,班子出了问题,待遇上不去,好多老师走了。“多少次我想放弃,多少个夜晚我无法入睡。”回想起10多年来学校的成功发展历程,燕立国很感叹,最重要的一条,没有县委县政府的真重视,就没有桃源一中的今天。

在燕立国看来,县中崛起需要优良的双循环驱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雄厚的师资、县域城乡教育发展、优良的办学条件及现代科学管理体系是县中崛起的内循环系统,而县委重视、政府部门支持、社会关怀是县中崛起的外循环系统,县委县政府要对教育有战略性思考,舍得投入,更要重视人才,尊重办学规律,培养好校长,建设好班子。“这几方面,桃源县委县政府都做得很好。”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桃源县财政紧张,但早在2003年,县委县政府就启动了桃源一中新校区建设,选择在县城最好的地段,建成了占地面积达400亩的新校区。如今置身校园,犹如走进了一个公园。2017年,县里又投入1亿多元,建成了全省一流的体育馆。

“现在,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很多县中搞建设,资金主要靠自筹,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燕立国说,桃源一中新校区建设投入了2个多亿,最初虽然由学校自筹,但后来实现了债务剥离,由政府兜底,学校不欠一分钱外债,让学校得以轻装上阵,为学校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县域高中来说,人才建设显然更为关键。为应对师资流失,加强人才建设,桃源县委县政府给予了桃源一中一张特殊的“通行证”,即桃源一中可以先招聘教师,再完善有关程序,这实际上给予了桃源一中极大的人事自主权。

同时,该县规定,对于引进的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别发放20万元、10万元的住房补贴,并每年分别发放2万元、1万元的生活补贴,共发放5年。

这些人才政策,为桃源一中在师资大战中,源源不断地补充了来自著名师范大学的毕业生。近3年,该校就引进了著名师范大学毕业生55人,其中硕士18人,避免了人才的青黄不接。

在采访中,大家纷纷告诉记者,桃源一中始终是湖南高中教育一片高地,还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切实尊重办学规律,实行专家治校,特别注重校长培养和领导班子建设。

燕立国就是桃源本土培养起来的校长。自1986年从湖南师大物理系毕业后,他就一直在桃源一中工作。学校的“官”他几乎都当过:班主任、备课组长、年级组长、教导处副主任、副校长、校长。

如今,燕立国已担任桃源一中校长15年,在教育界闻名遐迩。他是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是常德市首届“翦伯赞教育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拥有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清华大学领军计划推荐资格。

拥有这些“名头”,燕立国却真诚地向记者表示,自己年轻时,水平哪有现在年轻人高,没有党委政府的信任和培养,就没有他今天。在他看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强学校班子建设,始终支持他和校领导班子工作,为学校培养了一个既懂教育规律,又懂行政规律的高水平领导班子,是桃源一中顺利发展的关键保障。

这些年来,邀请燕立国“出去”的人络绎不绝,有的甚至开出了百万年薪,但他不为所动,一直扎根在这个小县城。这既有燕立国“为改变农村底层孩子的前途命运而走”的教育情怀,也有他为报组织培养的感恩之情。

燕立国所言非虚。桃源县副县长汤赛男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对桃源一中非常信任和尊重,对学校内部结构、班子成员乃至县域高中布局,都会认真听取学校领导班子的意见,从不对学校办学横加干涉、指责。

她告诉记者,为表达对学校班子的支持,每年县委书记、县长都会参加桃源一中高考动员会,并发表讲话。除了精神上的激励,每年还会给予桃源一中教师数百万元的奖励。

10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坚强支持,给了桃源一中领导班子治校办学最大的底气,让他们度过了许多难关,一些硬碰硬的、触及既得利益的、影响学校深远的改革得以顺利完成。

启示二:县域高中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县域教育生态之上,义务教育质量与高中教育质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不挖生源,不四处掐尖,只靠一个县的生源,升学率却一直高居全省前列,桃源一中是如何做到的?

秘密就在于,桃源生源整体质量很高,就算少数尖子生流失,也难以影响整体质量。这与桃源一中的一项改革密不可分——指标到校。

“县域高中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校党委书记蒋祥国看来,高中的高质量,不能只看高中三年,而要看小、初、高十二年。作为一所农村省示范性高中,不仅要自己发展好,更要发挥领头羊作用,营造良好的县域教育生态,带动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桃源县山区多,面积大,六山三水一分田,共有28个乡镇街道。过去,该县北部乡镇教育发达,但是南部10个乡镇教育薄弱,由于中考采取划线录取,一些偏远乡镇初中经济条件落后、条件艰苦、师资力量薄弱,每年考进一中的学生寥寥无几,经常出现“剃光头”的现象。

这带来了恶性循环。这些学校越办越艰难,越办越薄弱,导致家长送孩子读书的热情不高,教师缺乏尊严,没有积极性,甚至乡镇党委政府的热情也不高。为了不“剃光头”,有的乡镇初中办重点班“揠苗助长”,“把其他的孩子当学渣甩在了一边”。

2013年,桃源县最偏远的乡镇西安镇党委书记罗建华带着镇中校长周国辉,走进了燕立国办公室,恳切地说:“我们西安镇算是全县最穷、最偏、最落后的地方了,人才也是最匮乏的,在县里连个科级干部都没有,能不能给我们一点指标,让我们也出一点人才。”

1.6万人的乡镇,一个也考不上,这意味着什么?这位书记的话,引起了校领导班子深深的思考。

第二天,一份数据摆到了大家的案头:2013年,全县46所初中生源校,桃源一中在10所学校的招生数为零,最多一所学校录取数却高达362人。

一中应该是所有人的一中!大家决定:指标到校。这个想法很快得到桃源县教育局的支持。2013年,桃源一中把招生指标数的近30%分到了乡镇中学。一年后,桃源一中又按照乡镇中学的在籍学生人数和中考的平均分数,把招生指标全部下放。

刚刚实行这项招生制度改革时,引发了不少反对的声音,认为这是不公平的做法,录取理应按照分数线进行。但县教育局和学校坚决顶住了。他们解释:“一中应该是把最有潜力的学生放在一起,而不是把分数最高的学生放在一起。”

改革之后,薄弱初中录取人数不断上升。桃源县南部地区太平铺中学、西安镇中学、杨溪桥中学、寺坪中学、郑家驿中学、沙坪镇中学6所学校2012年仅20人考上桃源一中,从2014年开始,考上桃源一中的人数直线上升:2014年考取36人,2015年考取41人,2016年考取45人……2020年考取51人,2021年考取58人。

事实证明,指标到校改革,为桃源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制度上保障了不放弃一个孩子,提升了整体质量。”桃源县教育局副局长佘纯清介绍,由于按照平均分下放一中招生指标,倒逼各初中重视后进生,解决了多年来乡镇初中办重点班的问题,解决了排斥后进生的问题,提高了各乡镇党委政府发展教育的积极性,提高了各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积极性,促进了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提高,提高了县内其他高中的生源质量,实现了多边共赢。

指标到校会否影响办学质量?

答案是没有。

副校长黄辉介绍,2017年,指标分配到校的第一届学生参加高考,当年桃源一中的二本上线率为94.57%,600分以上218人,各项指标稳居常德市第一。不仅如此,当年全县二本上线率达57.81%,一本上线率达28.28%,突破历史,说明全县生源质量整体得到提高。此项改革实践入选湖南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基层改革探索100例”。

实际上,不仅是指标到校,桃源一中还把骨干力量下到各乡镇义务教育学校,定期进行专业指导,分享教育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实现理念输出、制度输出、文化输出,以县城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推动全县义务教育整体高品质发展,也提升了县内其他高中的生源质量,形成了地方党政重视,社会百姓支持,校园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乡村教育生态。

启示三:县域高中振兴要不断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规范办学行为,营造规则文化,坚决抵制“搞关系”“走后门”

燕立国心中一直有个梦想:通过改变桃源一中,改变桃源教育;通过改变桃源教育,改变桃源文化。

他所说的文化,很大方面,是所谓的“关系文化”。在他看来,搞关系就像树木长的虫子,每条虫子都蛀一点,一定会将社会的价值观、社会制度和社会公平破坏掉,终将大厦倾覆。

燕立国带领校领导班子,曾与“关系文化”“进行了一场伟大的斗争”。

2006年,燕立国刚担任校长时,“关系”缠身,不胜其扰。那时,招生,有人讲关系;招老师,有人讲关系;分班,有人讲关系;提干部,有人讲关系。这些关系当中,有领导、有亲戚、有朋友、有同学……最多时,有300多个条子。

这让燕立国忍无可忍。他质问:教育目的是什么?就是要维护公平正义。你搞关系,就是损害公共利益。每一个人搞关系,就把这个公平公正的制度、公平正义的大厦损坏。如果人人都只为自己的利益,学校、社会将走向何处?

实际上,桃源一中曾深受其害,新校区建设期间,学校后勤管理体系多人“全部被检察院收了”。

为此,学校立下规矩,实行“五个不搞关系”:招生不搞关系;分班不搞关系;进老师不搞关系;提拔干部不搞关系;当然,“后勤服务更不能搞关系”,燕立国在出席一次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任何人打招呼都没用,全部按制度来。”燕立国说,桃源一中一定要“戴口罩”,把社会上那种劣端文化扼杀掉,阻止掉,不被他们传染。

当然,不搞关系,需要以科学、完备的校园现代管理体系为支撑。燕立国带领学校班子成员从自身做起,从不参加社会商家或家长吃请,公务接待基本都在食堂。2020年,学校接待费只有1.6万元。燕立国从不参加任何的同学、朋友聚会等活动,有亲友来访,他都是自掏腰包接待。

燕立国的“铁面无情”,一度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有人背后骂他,有人给他施加压力,有人甚至发来威胁短信。燕立国毫不动摇。

他说:“如果我得罪什么人了,对我个人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不求升官,也不求发财,我只是希望我们桃源一中孩子能够牛起来,我们桃源一中不牛,桃源子孙后代怎么牛?桃源一中不强盛,桃源的文化能改变吗?”

县委县政府坚决地站在了学校一边。在招生方面,县委召开常委会讨论,要求决不能搞乱了一中招生秩序,县委书记带头承诺不签条子。

“桃源一中是名校,肯定有很多人找我们,但大家都顶住了压力。”汤赛男坦率地说,桃源县委县政府唯一一件比防汛看得还重的,就是一中招生秩序,“可能我们得罪了很多朋友,但是没有得罪一中。”

如今的桃源一中,没有条子生,分班也十分透明,并从制度上堵住了漏洞。拿原来最让人头痛的分班来说, 2021级新生全部按照中考成绩平均分班,并把26份名单分成26个签,各班主任随机摸签,并与校长共同在名单上签字,这就杜绝了名单可能出现的任何变化。

“在提拔干部方面,学校让老师们觉得,只要把事情干好,自然有发展平台,不管你有没有‘关系’。”市级骨干教师胡玲是外地人,在学校工作多年的她很感叹,老师们都觉得有奔头、有希望。

不搞关系,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是燕立国认为桃源一中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桃源一中教育的目标所在。他寄语学生说:“桃源一中的学生不要找关系,你们将来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你将来当官了要为老百姓着想,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教育的目的,从国家层面来讲就是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来讲就是要建立社会文明,从个人来讲就是要有境界、有格局。”

他对学生说,优秀来源于责任。优秀从来不是以分数为唯一指标,不是利己主义者来破坏社会秩序。优秀是要能改造我们目前的劣质面。

启示四:县域高中振兴要坚守教育初心,坚持立德树人,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县域高中的竞争力

熟悉桃源一中的人都知道,桃源一中坚持做到“三不”:一不加班加点,每天保证学生9个小时睡觉时间,高三每周两节体育课,10多年没有改变过;二不乱印资料,要印发资料给学生必须经学校分管领导签字审批;三不搞题海战术。

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年来,桃源一中也流失了大量的骨干教师。但是,桃源一中并没有像很多学校一样,从乡镇学校挖老师,而是大量招聘大学应届毕业生,目前学校360名教师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了三分之二。

很多人疑惑,桃源一中拿什么与各大名校竞争?

但桃源一中的领导们都很自信,他们说,一所好学校,不仅要培养好学生,更要培养好老师。好老师源源不断,学校就不怕没有竞争力。培养与造就优秀老师是一所学校“好”的重要指标。

桃源一中在使用教师上十分大胆,他们每年在师范大学招一批应届毕业生,从高一培养直升高三。甚至个别科目直接招大四学生顶岗上高一,两年后,就让他们上高三。这样直接上高三的年轻教师,每年都有10来个,大大缩短了教师培养周期。

凭什么有这种底气?

“凭的是强大的造血机制!”副校长陈淑平说,从乡镇挖老师,只会破坏桃源教育生态,毁掉的是桃源教育的根基。桃源一中通过“名师工程”“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特别是集体备课机制,培养年轻教师,具备强大的造血功能,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快,师资力量更强,学校教学质量不仅没有下降,还有跨越式提升。

因此,桃源一中对别的学校“挖墙脚”很释然,“作为名校,老师流动很正常,我们的老师出去了,都在传播桃源一中的教育思想,造福于更多的学生,也很好”。

实际上,在老师们眼中,坚守教育初心,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持之以恒地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桃源一中成功的最大密码,是桃源一中办学关键内核。

第一就是实施情感教育。这是桃源一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刘宏清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培养有感情的人,包括感恩之心、报国之志、人格魅力,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培育和养成。“情感是教育的灵魂,没有情感就没有真正能深入灵魂的教育。”

这体现在后勤方面。2018年,桃源一中食堂一则退费公告,让它成为了著名的网红食堂。全县最好的厨师在一中食堂,两荤一素5元餐10多年不涨价……为此事,燕立国出席了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后勤即感情,食堂即课堂。”在他看来,办好食堂,学生身体好了,心情好了,学习才会好,搞好后勤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环。

也体现在“三困生”身上。在桃源一中,没有后进生,只有后劲生,且“宠人一等”, 享有教师谈话优先、选择座位优先、课堂提问优先、作业辅导优先。依照“后进生评先进班”的办法,将学习和行为习惯综合评价排名后25%学生的数据,作为评定优秀、良好、合格班级的依据。对于贫困生,学校设立资助项目20余个,每年资助金额200万元以上。对于心困生,第一时间给予关怀。

毕业多年,桃源一中的学生,最记得的是母校。2015年,该校校友发起成立桃源一中校友基金会,目前,资金总额已超过3000万元。

第二大“核心技术”是实施生本课堂。归结起来就是“四个还权”,即教师把思维权(思)、动手权(做)、话语权(说)、归纳总结权(悟)还给学生,使学生由被动苦学转变为主动乐学、自主探究,课堂不再是“满堂灌”。

“很多人以为抓课堂就是抓应试教育,这是走入了认识误区,其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在课堂,关键看你怎么抓。”燕立国说,桃源一中教育教学质量长盛不衰,靠的就是对教育科学的尊重,靠的就是对教育规律的把握,靠的就是生本课堂这个法宝。

“我从小就不爱说多话,不会说,怎么当老师?工作后,我就让学生自己多说、多做、多学,没想到效果很好。”燕立国从自己的经历说起生本课堂的由来,他说,生本课堂不是唯分数、唯时间、唯刷题、唯补课,而是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它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动手、讨论、归纳总结,教学的过程从知识讲解转化为问题解决,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内驱力。

桃源一中长期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近10年,学校50余名学生考取飞行员,可谓是最好的佐证。

2019年5月,湖南省教育厅下发文件《关于学习推广桃源一中办学经验 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决定》,对桃源一中办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肯定,称赞其为立德树人的“典范”,规范办学行为的“标本”。

文件指出:面对当前有的学校办学功利化、市场化倾向,桃源一中始终坚持教育的初心不动摇,坚持一切从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的目标出发,依靠校长治校,教师育人,按教育规律办学,科学施教;始终坚持当地党委领导,政府统筹,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之风,从而办出了较高质量的教育。

这在湖南教育发展史上是少有的。

2022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www.zgzyxxz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鲁ICP备202304684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