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校招生网,职校招生与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中国职校招生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中国职校招生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信息

三加二学校有哪些是正规学校(国家承认的3+4学校有哪些)

来源:中国职校招生网   时间:2022-07-28 13:14:24

文/60分教育

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因为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契诃夫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而高考则是筛选优秀学生的重要方式。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教育发展,这也让每一阶段的学习都出现了严重的内卷化

为了能够选拔出更合适的优秀人才而不是培养书呆子,教育部也在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整,其中受关注程度最多的就是中考分流和新高考。

新高考模式的新尝试

传统的高考就是文理分科,考生确定好自己所学方向之后,高考直接考文理卷,考生可以根据录取分数线进行报考。

如果仔细分析文理分科模式,可能会发现有些考生存在偏科,比如说自己擅长的是物理和地理,但因为这两个代表了不同的科目,自然就考不出自己的最高分。

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浙江和上海就成为了首批实行新高考改革模式的省份,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之后,新高考试点省份也变得越来越多了,比如说3 3模式。

而截止到2021年,已经有8个省份实行了3 1 2新高考模式,在2024年还将有7个省份实行3 1 2,力求让考生的所有成绩都得到更好的发挥,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新高考又要有新调整?3 1 2或将变成3 2 1

在进行任何改革措施后,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从目前的新高考模式效果来看,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优势科目和兴趣爱好,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科目。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这种模式也并不是完全的优势。在某些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这种自由选择,导致学生所能选择的科目组合相对较多。

这样一来就导致考生选择高校和专业、高校录取学生方面都出现了麻烦。再加上因为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化学和政治的选课人数要比其他科目的人少很多。

针对于这些问题,教育部将再次对于选科模式进行调整,据说之后3 1 2模式将变成3 2 1模式,预计将在今年的高一新生身上实行。

所以考生们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特别是新高考的逐渐改革探索,对于考生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3 2 1是什么模式?考生怎么选科?

如今实行的是3 1 2模式,包括3门主科、物理/历史任选其一、剩下四科任选其二,而在调整之后的新高考模式,就不是这样固定的选科了。

有些考生和家长可能会疑惑,明明之前是灵活选择,现在却直接固定了两个科目,那么接下来所选科目岂不是更难了?报考难度再次增加,3 2 1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种新模式也是为了方便各大高校的招生,同时也是为了方便考生报考,考生可以凭借自己的选科来填报志愿。简单来说,就是按照高校给出的选科要求进行报考、选科。

比如说多数理工类专业,需要考生选择物理、化学两个科目、医学专业需要化学、生物、文史类需要历史和政治等等。

这种选科模式并没有固定要求,但高校的专业报考要求往往就是确定了两个必考专业,所以也就有了3 2 1模式的说法。

个人分析:

虽说现在高考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学生们在选择科目方面更加自由了,但从根本来说还是存在文理分科的区别的,考生在这一点上也要多多注意。

特别是3 2 1模式,文理分科会更加明显,但这种模式更符合如今社会人才培养,也方便了考生报考大学专业,避免了因为科目不符导致无法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

我个人觉得能够在高考前确定好自己的未来人生目标,对于之后的选择也会有更多的便利,不会让学生陷入一种读死书的状态,提前明确社会分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考生在选科时,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在前面我们也说了3 2 1更像是文理分科,但也有一定的差别。考生在进行选科时,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首先,大家在进行选科前一定要对于选科标准有个明确的认知,比如说所选科目可以对应哪些专业,自己对于这些科目的兴趣如何。

其次,还应该对学习难度有个判断,很多学生都喜欢报考学习难度小的科目,毕竟这样能够提升自己的分数,但考生要明确选择的人越多、相互竞争就越大。

最后,提醒各位考生在做决定之前一定要谨慎!怎么选择的性价比最高,才是现在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今日话题:

你对于3 2 1新高考模式有哪些看法?欢迎留言讨论分享。

2022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5 www.zgzyxxz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鲁ICP备2023046845号-2